(1)在教学中注重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加强对学生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培养。
通过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向学生灌输一些设计理念。比如通过一些简洁的设计座右铭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共鸣!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设计理念的培养比对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通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人文知识让学生理解和明白进行测控仪器设计不仅需要技术知识和技巧,更需要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包括自己的人文修养、处世风格、生活态度等。同时在讲授课程中给学生总结一些设计座右铭之类的东西,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
正因为这样,学生评价王代华教授的授课特色时认为:“老师很有风范。很喜欢”。“大师风范,学者思考”。
实际上我觉得学生给与了我过高的评价。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我在教学过程中未触及到学生的灵魂及心灵,没有引起共鸣,学生不会给出“大师”的评价。我将终生以此为荣!
(2)注重学生由科学思维方式向工程思维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
测控仪器设计课程是相当接近工程实际的课程,实际上很多设计问题没有唯一解,设计结果不可能有最好,只能更好。即使通过科学计算的结果也不可能是最终设计结果。而学生在大学前期学习的内容几乎都是采用科学方式思维,但是测控仪器设计课程的学习及实践还需要工程思维方式。如何让学生由科学思维方式向工程思维方式转变,提高学生的工程素养是我们努力的一个重点。
(3)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原始文献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和对创新思维方式的理解
在讲授测控仪器设计原理和设计原则的时候,给学生详细介绍其产生和提出的背景,给学生推荐相关主题的原始文献,引导学生阅读,并且介绍这些设计原理和原则带来的好处和对仪器精度提高的作用。让学生理解这些原理和原则在提出来的时候所具有的新颖性和科学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兴趣。
(4)通过现场课、幻灯、动画快速而有效地向学生介绍各种测控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操作使用特点,为学习仪器设计理论奠定基础
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在讲授具体的设计原理和设计准则之前给学生讲述清楚具体的仪器的原理、结构及操作方法,安排一些现场课介绍仪器,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介绍设计原理和设计准则的产生背景,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任何设计原理和设计原则都是借助具体的仪器进行介绍的,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在现场课的基础上通过幻灯和动画详细给学生介绍仪器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操作使用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再给学生介绍设计原理和设计准则的产生背景,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5)采用“拿来主义”,要求学生预习和复习先修知识点,对有些章节(比如与先修课程有一定内容重叠的章节)的教学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学并上讲台讲述
在压缩课堂教学时数的大趋势下,在教学内容组织和时间分配方面充分考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只重点讲授测控仪器设计中遇到的共同性的问题,通过一些设计实例并结合之后开设的专业综合课程设计实践课程让学生举一反三。
采用“拿来主义”:对于在先修课程中学习过的知识点,提前布置学生复习和温习,在讲课时就假定学生已完全掌握,这样既可以提高课堂效率,又可以强迫学生预习和复习大学前期学习过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白本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是“串联”知识点,通过才测控仪器设计课程中使用这些知识点使学生融会贯通。
对于子系统设计(包括精密机械子系统设计、电路系统设计、软件系统设计等),要求学生复习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测控电路、程序设计等先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自学,并鼓励部分同学上讲台交流。
(6)注重基本概念和思维方式的培养,高瞻远瞩,让学生具有再学习的能力
注重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在未来测控仪器设计中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有采用现代设计方法进行测控仪器设计的冲动,我们花费很少的时间结合具体实例向学生介绍测控仪器设计中的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让其建立一些基本概念和思路,为其今后的学习与应用奠定基础。
(7)注重学生对仪器原理的抽象与具体化
要求学生根据仪器的原理图可以想象出仪器的结构,根据仪器的结构可以抽象出仪器的原理图。